江南之滨、至喜桥畔,市民翘首以盼的宜昌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形象初显。最快在今年暑假,它就将成为广大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的全新平台。与它毗邻而建,今年底,新的市老年大学也将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学”。今天的2016飞越新宜昌•看新区,我们一起走进这两所尚在建设中的场馆。
长江之滨、点军大道一侧,宜昌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新的市老年大学毗邻而居,正在加紧施工。两所惠民学校依山而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绿植环绕,无论是青少年还是老年人都能在这里享受到这种亲近自然的幽静安逸。
服务对象的不同决定了两所学校设计理念上的差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时尚、现代的外观显得活力四射,老年大学则更多地考虑到如何方便老年人行动,为他们打造贴心、舒适的学习、活动环境。
占地40亩的新老年大学,包含教学区、学习会议区、娱乐健身区和后勤服务区。为避免高楼带来的安全隐患,四个区域内的每栋建筑都将不高于5层。
和老年大学一样,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里功能区划也十分完善。素质拓展区、文体活动区、生活服务区、军事训练区、农林实践区、教学实训区六大功能区一应俱全。作为全国150个国家级示范基地之一,这里投入使用后,将采用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开展军事论坛、攀岩、红外线打靶等军事训练,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根据建设计划,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最快今年暑期投入试运行,二期工程预计2018年建设完成,届时,可容纳1200人同时参加实训。未来,基地将在工作日由市教育部门统一安排学生进行实训,双休以及寒暑假对社会开放。
与青少年实践课程的“快节奏”相比,市老年大学的活动则相对“慢”一些。老年人除了在娱乐健身区域放松身心,学校还设置了书法、绘画、摄影等基础课程,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新的老年大学将在今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可容纳3000多名老年人在这里学习、活动。25间教室,36间活动室的办学规模,相当于8个老校区,教学能力大大提高。
据悉,至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市民从夷陵广场乘车十分钟便可抵达这两所学校。届时,市公交公司也将设置优化便民的公交线路、站点,让广大学员轻松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