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诉讼离婚 > 多少年龄属于晚婚晚育(晚婚晚育年龄与法定结婚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多少年龄属于晚婚晚育(晚婚晚育年龄与法定结婚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2 15:57:13 浏览量:26

晚婚晚育年龄与法定结婚年龄分别是多少岁1、晚婚年龄《民法典》没有晚婚年龄的规定。 只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2、晚育年龄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持一孩《生育证》生育第一个孩子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 3、法定结婚年龄《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

晚婚晚育年龄与法定结婚年龄分别是多少岁1、晚婚年龄《民法典》没有晚婚年龄的规定。

只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2、晚育年龄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持一孩《生育证》生育第一个孩子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

3、法定结婚年龄《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二、晚婚晚育与法定结婚年龄之间的关系首先,晚婚晚育和法定结婚年龄不矛盾。

因为,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结婚年龄,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的。

我国幅员辽阔,有12亿多人口,9亿多农民,50多个民族,各地风土人情、民俗民风都不同。

因此,国家不宜把婚龄提得过高。

其次,法定婚龄是结婚的最低年龄线。

只是要求青年男女的婚龄必须在18周岁,并不是说达到这个年龄就成立婚龄的了。

最后,18周岁是我国的法定婚龄,是结婚的最低年龄。

如果父母有经济负担能力,仍要负担其抚养费,其停止期限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二)成年子女尚在校就读的;(三)成年子女确无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三条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二、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一)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

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难,无力按原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一方又能负担子女的大部分抚养费,那么可请求减少给付。

(二)如果一方拒不交纳人民法院有关抚养费的判决或者裁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执行。

如果一方不执行的是离婚协议中约定应给付的抚养费,另一方是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而必须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二、不给抚养费要不要请律师?虽然父母对孩子有抚养义务这个规定很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见过各种各样的抚养纠纷,因此更建议大家咨询律师后再进行维权,下面简单列举几个原因:1、不少夫妻离婚的时候会约定一方放弃抚养费,然后老死不相往来。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晚婚晚育 年龄 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