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诉讼时效过期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担保人作为债权人之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担保人是指在债务履行过程中,为担保债务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而提供的担保人。 当担保人的诉讼时效过期后,债权人有权向担保人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但此时担保人已经失去对债务的追索权。 那么,担保人诉讼时效过期后该怎么办呢? 本文将为您介绍。 ...
担保人诉讼时效过期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担保人作为债权人之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担保人是指在债务履行过程中,为担保债务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而提供的担保人。
当担保人的诉讼时效过期后,债权人有权向担保人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但此时担保人已经失去对债务的追索权。
那么,担保人诉讼时效过期后该怎么办呢?
本文将为您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担保人诉讼时效过期的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担保人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另有规定的,是指有关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期间或者事项。
例如,对于保证人,根据《民法典》第202条规定,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为两年,但是保证人向债权人提供保证后,债权人未行使保证权利或者未对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2年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因此,担保人如果在2021年对债务提供了保证,并在2022年时效过期后未对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则2023年债权人仍然可以向担保人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
及时与债权人联系,告知其时效过期的情况,并要求其重新确认债务的担保。
如果债权人已经对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担保人可以向债权人追偿,但需要承担一定的追偿费用。
如果债权人拒绝重新确认债务的担保,或者未对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担保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在起诉前,担保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在时效过期前已经提供了保证。
否则,担保人可能面临无法证明其主张的劣势。
最后,担保人需要时刻保持与债权人的沟通,及时掌握债务的进展情况。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