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 >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有哪些法律规定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有哪些法律规定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9-07 13:11:00 浏览量:17

1.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有哪些法律规定 2. 自然人 3. 法人 4. 集体行为主体 5. 国家机关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有哪些法律规定 商业秘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掌握的与其...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有哪些法律规定

商业秘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掌握的与其经济利益有关且不为公众所知的信息,包括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侵犯商业秘密可能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丧失、市场地位下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维护商业秘密的合法权益,法律对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一、自然人

自然人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主要包括从事与商业秘密直接相关的人员,如雇佣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利用商业谍报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经许可获取、使用、披露、允许他人获取、使用、披露商业秘密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对于雇佣员工,在劳动合同中通常明确规定了员工在离职后对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并对其违约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约定。 一旦员工违反保密责任,企业可以依法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经济责任,并要求其赔偿损失。

此外,商业间谍或其他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人员,如利用侵入计算机系统、窃取商业机密信息等手段,不仅会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还可能面临被侵权企业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二、法人

法人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主要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法律主体。 法人机构通过对商业秘密进行内部管理,对员工进行保密教育,并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明确员工的保密义务,以规范员工的行为。 对于法人机构而言,违反商业秘密保密义务是对外界发布、披露企业商业秘密,甚至在市场竞争中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商业秘密是企业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人机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除了构成刑事犯罪外,还可能面临民事诉讼的风险。 一旦侵权被发现,受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法人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不仅限于商业企业,也包括政府机关、学术研究机构等其他法人主体。 所以,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不仅是企事业单位的内部要求,也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责任。

三、集体行为主体

集体行为主体指由两个以上的自然人组成的非法人组织,如合伙企业、联营企业等。 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集体行为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其违法成员将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侵权企业还可能面临诉讼请求,要求其赔偿侵权给受害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集体行为主体在商业活动中,可能通过组织成员互相倾斜、分工合作等方式获取、使用商业秘密,甚至以商业秘密为基础进行联营合作。 这种情况下,若商业秘密的获取、使用方式违反法律规定或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将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的制裁。

四、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主要指从事执法监管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家工作人员。 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如果滥用职权、泄露商业秘密等行为,将给涉事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时,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获取商业秘密,泄露或非法使用商业秘密,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等行为都构成职务侵占罪或滥用职权罪等刑事犯罪,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集体行为主体和国家机关。 为了维护商业秘密的合法权益,法律对这些主体的侵权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制和打击,以保护企业的创新研发成果和竞争优势。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商业秘密 侵犯 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