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 >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法律规定

1.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法律规定 2. 个人创作的著作权保护期限 3. 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的著作权保护期限 4.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延长和计算 5. 总结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法律规定 ...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法律规定

著作权是表达作者独创性思想成果的法律保护,而著作权保护期限则是规定了著作权享有人对其作品享有独占权的时间范围。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主要分为个人创作和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两种情况。

个人创作的著作权保护期限

对于个人创作,《著作权法》规定了两个不同的保护期限,即作者终身和作者死后的固定年限。 根据法律规定,个人创作的著作权保护期限自作品首次发表或者完成之日起,持续到作者去世后的50年。

原则上,个人创作者一旦去世,其著作权保护期限便转变为固定年限。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期限为作者去世后的50年。 然而,对于影视、摄影和应用软件等特定作品,保护期限可延长至70年,但需要满足特定的法律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匿名作品、合作作品和未发表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从作品首次发表或完成之日起的50年计算。

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的著作权保护期限

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的作品,《著作权法》规定了50年的保护期限。 这意味着从作品首次发表或完成之日起,法人或其他组织将享有这些作品的独占权50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的作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那么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按照个人创作的保护期限进行计算,即作者去世后50年或70年。

此外,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的连续刊物或连续播放的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按照每一期的发表或播放时间计算,每一期享有50年的保护期限。 当然,如果这些连续刊物或连续播放的作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或播放的,那么保护期限则按照个人创作的保护期限进行计算。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延长和计算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保护期限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延长或重新计算。 首先,对于依法享有50年保护期限的作品,在50年期满后,如果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达成重新出版协议,原有的保护期限可以重新计算。

其次,对于个人创作且依法享有70年保护期限的作品,如果被宣传为国家级文化遗产、重要历史、文化、科学遗址或者博物馆等永久保留的作品,其保护期可以延长至作者去世后100年。

此外,国际上的一些国际公约和协定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也有一定的规定,根据不同的国际协定和相关法律,著作权保护期限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结

著作权保护期限是对创作人的一种保障,同时也是对他人不得侵犯其权益的法律限制。 个人创作和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的作品具有不同的保护期限,个人创作的保护期限通常为作者去世后的50年,而法人或其他组织创作的保护期限通常为50年。 然而,对于特定的作品,如影视、摄影和应用软件等,保护期限可能延长至70年。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计算方式和延长规定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 因此,对于作者和相关组织来说,了解著作权保护期限的法律规定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