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 > 民法中的继承权、继承顺序((民法是怎么规定继承纠纷的))

民法中的继承权、继承顺序((民法是怎么规定继承纠纷的))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5 14:06:36 浏览量:32

1. 民法是怎么规定继承纠纷的 2. 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 3. 遗嘱继承什么情况下会失效? 4. 一般来说,有效的遗嘱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民法是怎么规定继承纠纷的 继承纠纷在我国民法的第三层次中也是属于民事纠纷,所以它的产生和...

民法是怎么规定继承纠纷的

继承纠纷在我国民法的第三层次中也是属于民事纠纷,所以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而继承纠纷在我国的民法总则当中是有规定的。

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遗嘱继承什么情况下会失效?

  1. 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会导致遗嘱中对遗赠内容的不明确或虽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但未明确表示的,协议中未明确表示的,协议双方可视为已签订了遗赠协议。

  2.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即使是有一定的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也属于无效。

  1. 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所谓受胁迫,是指遗嘱人因遭受不法侵害而立下的遗嘱。

受胁迫、欺骗而设立的遗嘱不能成为遗嘱,遗嘱应当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遗嘱人受胁迫、欺骗而设立的遗嘱,也不具有遗嘱的法律效力。

  1. 伪造的遗嘱不能认定遗嘱无效。

伪造遗嘱的行为本身就是为了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在胁迫、欺骗胁迫以及被篡改的情况下订立的,被篡改的遗嘱效力是没经过胁迫、欺骗的,但是在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如果被篡改,其内容仍然存在有效,且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因此,这样的遗嘱有效。

  1. 遗嘱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1. 遗嘱应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

  2. 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 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法定继承人应当在遗嘱生效或者执行完毕后,依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办理;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4. 公证遗嘱由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没有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般来说,有效的遗嘱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1. 立遗嘱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日期、住址;

  2. 遗嘱人处分的财产状况(名称、数量、所在地点以及是否共有、抵押等);

  3. 对财产和其他事务的具体处理意见;

  4. 有遗嘱执行人的,应当写明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5. 遗嘱制作的日期以及遗嘱人的签名。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民法 继承 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