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典中协议离婚离婚证要多长时间 2. 协议离婚需要什么条件 3. (一)协议离婚的条件 4. (二)起诉离婚的提起方式 5. 诉讼离婚的程序 6. (一)起诉 ...
协议离婚,是夫妻双方因离婚后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协议,签订离婚协议书并去民政部门申请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的离婚方式。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离婚登记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必经程序。
由于其非法律程序,因此,协议离婚的手续严谨,所花费的时间较短。
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
起诉离婚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出起诉。
比如当事人双方的子女或者父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夫或妻提起离婚起诉。
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与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即双方必须是合法配偶,其他关系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三)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四)《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
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因此起诉也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诉讼适用一般地域管辖。
即要求离婚的一方,必须向被告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只有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受理。
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
诉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