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 > 民法典中已公证的遗嘱是否可以改名字((民法典中已公证的遗嘱是否可以改))

民法典中已公证的遗嘱是否可以改名字((民法典中已公证的遗嘱是否可以改))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6 11:52:18 浏览量:33

1. 民法典中已公证的遗嘱是否可以改 2. 遗嘱生效条件 3. 遗嘱继承的法律特征 4. 孙子继承遗产如何继承 民法典中已公证的遗嘱是否可以改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公证是指公证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

民法典中已公证的遗嘱是否可以改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公证是指公证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公证程序规则(试行)》规定,当事人申请公证的事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欺骗、胁迫。

真实意思表示是民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不真实意思表示是指当事人所为意思表示的不真实。

二、遗嘱生效条件

遗嘱生效,是指已订立的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从而可以使遗产承受人或受益人预期获得遗产或者其他利益。

遗嘱生效时,立遗嘱人并不是继承人,只是在遗嘱中涉及死后才会涉及到财产处分,故应当属于遗嘱的范围。

遗嘱生效时,如果遗赠财产所有权发生转移,或者遗产已被分割,应当将被继承人的财产集中起来,不得处分。

这时,如果遗赠财产所有权转移,会导致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应当视为遗赠发生效力,不能由遗赠人承担民事责任。

三、遗嘱继承的法律特征

  1. 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

  2. 遗嘱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相同;

  3. 遗嘱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继承的顺序、遗产的分配原则,如死者生前立有遗嘱;

  4. 被继承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了遗产;

  5. 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

  6. 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签订遗赠抚养协议;

  7. 虽有遗嘱,但有其它证据证明该继承人对死者没有尽到抚养义务;

  8. 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赠抚养协议,扶养人已经认真履行了抚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9. 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继承人如果对遗嘱继承和遗赠发生争议,他们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解决。

比如,如果是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那么就要按照遗嘱来进行分配,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立有遗嘱,那么就要按照遗嘱来进行分配;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就按照遗嘱来进行分配。

二、孙子继承遗产如何继承

(1)首先应该看死者是否有遗嘱,有遗嘱的,应按遗嘱执行。

(2)若没有遗嘱,应该确定谁可以成为继承人?继承人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它由一阶层继承人继承,而二阶层继承人不继承。

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它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3)最后是确定各个继承人的份额。

根据民法典中的要求,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财产的,其继承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民法典 公证 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