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 > 民法典中违约金约定过高的条款是否有效合法((民法典中违约金约定过高的条款是否有效))

民法典中违约金约定过高的条款是否有效合法((民法典中违约金约定过高的条款是否有效))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3 23:01:14 浏览量:20

民法典中违约金约定过高的条款是否有效?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时,按照合同规定应当支付给另一方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违约金作为违约责任的一种类型,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民法典中违约金约定过高的条款是否有效?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时,按照合同规定应当支付给另一方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违约金作为违约责任的一种类型,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一般约定违约金的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限制债权人的违约责任。

  1. 由于约定违约金的数额、违约造成的损失、债权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可以作为调整违约金数额的依据。

如果合同中只规定了违约金而未约定损害赔偿,且该违约金数额已经实际发生,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或由于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致使合同不能实现而只能依照合同确定的违约金数额,要求违约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 实践中,违约金的数额较大的,一般在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以内的法律作为适当调整违约金的基数。

而在同样的条件下,如果违约金高于或等于违约金,即违约方不仅要赔偿守约方的损失,而且要赔违约方的全部损失。

  1. 至于支付多少违约金,应该根据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和当事人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即违约金在主观上是以填补损失为原则,并不存在以违约金为主张损失的情形。

二、违约金违约金标准是什么

如果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就要支付违约金,但是违约金不是“应当”,不能以赔偿损失为代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零八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违约金 民法典 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