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 2022如何正确认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问题((2022如何正确认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2022如何正确认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问题((2022如何正确认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5 10:30:15 浏览量:45

1. (二)请求权人的范围 2. (三)客体 3. (四)主观方面 4. (五)举证责任 5. 起诉离婚的条件有哪些 6.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标准是什么 2022如何...

2022如何正确认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在离婚诉讼中,因过错方的行为导致夫妻离婚时,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给予民事赔偿的法律制度。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此条款的增加,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婚姻诉讼案件中提供了一条保障。

即在离婚诉讼中,如果人民法院发现没有超过共同诉讼时效的,应当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可见,因离婚损害赔偿提起的前提是离婚,而且只有在双方有明确的意思表示时,才能发生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

否则,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这就意味着,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只能是离婚当事人。

(二)请求权人的范围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必须是无过错一方。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必须是无过错一方。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必须是无过错一方,而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则是有过错的一方。

(三)客体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客体是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是基于夫妻身份关系而产生的财产,主要是指基于夫妻关系而产生的,如夫妻共有财产、扶养关系、继承关系等。

(四)主观方面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只能是离婚双方中的无过错方,如果有过错方是原告,那么在离婚时也应该照顾无过错方,让无过错方得到该有的权益,而不是应该得到的权益。

(五)举证责任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应当是无过错方,如果有过错方提出赔偿要求,那么在离婚时应该在离婚时提出,法院也会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予以判决。

二、起诉离婚的条件有哪些

  1. 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比如他们的子女或者父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夫(妻)或子提起离婚诉讼。

  2. 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3. 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起诉书中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育及相关的证据;

  4. 夫妻共有财产的清单(含房产、股票、债券、投资权益等);

  5. 原告应呈交能证明其与被告的合法夫妻关系的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6. 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

二、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标准是什么

  1. 在我国,解除婚姻关系的合法途径有两种,一是依照行政登记程序办理,二是依诉讼程序办理。

  2.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在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2022 损害赔偿 正确认识